华一光谷举行东湖高新区“名着导读”主题教研暨陈小林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
为了进一步探索名着导读教学路径,优化名着导读教学策略,华一光谷于9月23日举行了东湖高新区“名着导读”主题教研暨陈小林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全区数十所初中的语文教师出席了这次活动。
活动开始时,语文教研组长刘志勇老师首先进行了名着教学的教研工作分享。刘老师从当前学情出发,在学生变化和教材变化中思考教师的改变。他从老师要改变阅读习惯、改变对名着阅读的认识和改变对阅读课的认识叁个方面,展现了老师们在平时名着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做法,获得参会老师的认同。
接着是课例展示环节。我校的李晨媛老师带来名着导读研讨课《简·爱》。她以名着的“隐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结合事物特征、人物命运、创作背景等解读隐喻,并在解读隐喻的过程中,进一步分析文本,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在李晨媛老师的循循善诱中,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得到了激发,纷纷举手发言,思维十分活跃,课堂沉浸在浓郁的讨论氛围中。在这一节课中,学生习得了“隐喻”的阅读名着的方法,掌握了这一打开名着之"门的钥匙,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名着的文化内涵。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的张安老师带来名着导读研讨课《红星照耀中国》。张安老师首先通过与学生的谈话,了解学生对《红星照耀中国》的态度,然后带领学生跳读人物故事,引导学生慢慢地领悟故事的魅力。经由张安老师的引导,学生逐渐发现了这本书的趣味所在。最后,张安老师引导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品读写作特色,让学生在接纳这本晦涩的名着的基础上也学会了跳读和悟读的阅读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例展示环节之"后,是精彩的评课环节。光谷实验中学的刘婉老师认为,李晨媛老师的课堂,授课教学目标准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方法活络,体现出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在刘婉老师看来,这个课题难度较大,但学生的课堂生成都很活跃,挖掘文本的内容很深,发言表述完整,逻辑清晰,让人叹为观止。华科附中的刘颖老师则点评了张安老师的课堂。她认为张安老师的导读课,立足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准确定位于学生阅读起点,贴合学生的心理结构,引导得当,成功击破了学生阅读名着的最大障碍。
面对浓郁的教研氛围,我校汪严承副校长也登台发言。他讲述自身经历的故事,来说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观点。他认为名着阅读对人的精神气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高新区教研员张中祥主任也进行了发言,他以”此课只应华一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来高度赞叹李晨媛老师的名着阅读课,这是对华一光谷师生的巨大肯定。他勉励各位老师拒绝浮躁,沉下心来,扎实推进语文教学,构建光谷语文优生态。
最后,名师工作室牵头人陈小林老师进行了工作室的汇报,介绍了名师工作室的活动情况。
盛大的教研活动由此落下了帷幕,愿老师们在教学的研讨中更加完善自我,师生共同努力,取得优异成绩。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