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的秘密 | 共赴一场科学主题的跨学部教学盛宴
近日,小学部科学组老师和初中部地理组老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小学科学和初中地理如何有效衔接,此次跨学部教学交流,老师们感受颇多,收获颇多。
谷进娟老师执教的是教科版叁年级下册第叁单元第叁节《影子的秘密》。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对影子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本课中,学生将继续深入探索影子的秘密。
这节课老师首先播放影子舞《符号中国》,再复习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学生分享生活中观察到的影子,引入影子是如何产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接着学生进行探究环节——产生影子、让影子发生变化,“发现问题——猜想原因——实验操作——分享总结”尊重学生的课堂生成。最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在编制的手影剧中,拓展影子的应用——皮影戏、无影灯、电影。
评课环节:
展示课结束后,谷老师解读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老师们也对谷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
本节课结构完整,内容层层递进,有助学生后续深度学习。课堂中让学生自我探究,活动多样,素材丰富,趣味性强。
——廖茜老师
本节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气氛活跃,是一节课精彩的课堂。
谷老师设计的影子实验有条理有层次,实验的注意事项有温度有爱意。实验很丰富,但真正的学习并不是发生在学生的手上,而是发生在学生的头脑中。由实验引发的思考,从而增加学生探究活动的思维含量,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影子产生的条件和改变影子的方式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最后,学生自己创作的手影剧,不仅体现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更凸显了谷老师的教学特点,将科学和德育完美结合。
——明丹芳老师
谷老师《影子的秘密》这节课让我学习到很多。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表达,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设计充分,重难点突出,活动之"间的衔接也很自然。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在聚焦环节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影子,非常贴合生活。信息技术应用很灵活,通过希沃投屏实时展示学生实验图片,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课堂生成性比较强。活动叁手影游戏学生兴趣非常大,都在跟着做,后面的手影剧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升华,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也延伸出情感上的互帮互助。
——胡欢欢老师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每一次教学交流都是新的成长,更是经验和智慧的碰撞,在互通互学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