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一光谷“名师课堂”系列活动正在进行中
为全面提升我校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课堂教学创新,探讨教学方法,传达先进的教学理念,给广大青年教师提供课堂教学研究的范例,起到“以点带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华一光谷第四届教学节特举办“名师课堂”系列活动,旨在通过每周一期的名师讲堂,展示我校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打造具有华一光谷品牌特色和影响力的课堂。
王友珍 《相似叁角形的性质》
相似叁角形的相关知识是初中学段几何知识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在整个初中教学中占重要地位。它是在学习了全等叁角形知识以后的进一步拓广和发展,教学中也是很难把握的一部分内容。王友珍老师这节课主要是在学习相似叁角形的判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性质定理及简单应用。
王老师从叁角形铁皮中取最大面积的正方形入手,利用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巧妙设计各种线段和面积的对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实际操作,由学生总结归纳各种性质,并以引入的实际问题首尾呼应,让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们都收获颇丰。
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学思路呈“以生活实际问题设疑导入——?猜想——验证调自主探究皑——巩固内化——拓展延伸”的形态,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教师评课
本节课中,王老师的教学目标清晰,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知识的发生,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实例引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解决了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真正体现了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思路。同时,王老师对题组设计层层递进,层阶一的基础性训练达到熟悉知识、熟练技能的目的,层阶二是把已学的核心知识,综合运用实现了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解题活动经验的积累,使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徐淑琴老师
王老师的这节课设计合理,思路清晰,把握重点,突破了难点。教会了学生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同时类比、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这节课学生收获颇多,能力有较大提高。王老师的精心准备,为我们奉献了一节精彩的示范课。
——邓颖老师
教务处张胜主任认为,本节课注重生活实际,由具体情境引入,前后呼应,体现了知识的实效性和应用性。同时,王老师运用几何画板软件,让学生直观感知猜想,增大了教学容量和直观性,提高了教学效率。王老师针对学生的具体学情,将教材的内容进行了恰当的处理,使本节课变得更为生动,让学生乐于接受。王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严谨的教学态度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多的好思路,感谢王老师的精彩呈现!
——张胜老师
刘亚彬 《The Skunk with No Stripes》
本课教学内容是《The Skunk with No Stripes》 刘亚彬老师主要通过故事来引导学生认识臭鼬这种动物并了解其特性。文本图文并茂,非常贴合学生的兴趣点。从语言学习角度来看,语言的框架清晰,重复率高,但会有一些新词和难词,总体学习难度适中。另外,故事本身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看待问题。
本课教授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们能够与老师进行英语对话,对英语绘本阅读有浓厚的兴趣。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表达欲望也十分强烈,能够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理解和交流、甚至模仿,刘老师在教授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角色扮演。启发学生思考在故事背后所传达的情感价值观,并能够勇敢的肯定自我、获得自信。
教师评课
教师的定位是成为课堂中穿针引线的人。刘老师很擅长用准确的语言提炼故事的关键问题,让孩子们带着猜想,带着疑惑去阅读,并且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与故事中的角色互动,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感悟故事背后的深意。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在开始阅读之"前,刘老师先让同学们自由讨论“你认为它是一只臭鼬吗?”同学们根据老师开头给出的信息和自己的猜想纷纷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并且能给出理由。这就为后面的阅读埋下了最大的悬念:它到底是不是臭鼬。刘老师并没有让大家一次读完整个故事,而是根据故事的开端,起承转合,结局将阅读环节分成了叁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阅读形式,有边听边读,有齐读,也有角色朗读,还有伴随轻柔的音乐沉浸式阅读。在读完结尾之"后,再去揭晓问题的答案,前后呼应。阅读形式的多样,学生享受阅读。
——彭艳老师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