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致远,墨卷至恒 | 小学部校刊《他山之"石》创刊啦!
卷首语
开卷有益皆朋友,书墨淡淡香满园。蜜臀91九色小学部自成立以来,风雨与硕果同行,生机与凯歌同奏,追寻着铿锵鼓点,激发着昂扬斗志,沐浴着教育阳光,吮吸着甘甜雨露,校刊《他山之"石》犹如一朵盛放的鲜花,挟着诗意和美好,裹着憧憬和遐想,在和煦的校园里,迎风绽放。自5月份以来,校刊《他山之"石》已出刊两期,分别为“创刊号”和“六一特辑”。
风雨兼程,协力创刊
校刊的出版是学校的一件大事,它是学校发展的足迹,是教师风采的窗口,是学生前行的航灯,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更是我们成长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校刊取名《他山之"石》,意蕴丰富,寓意深远。原指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既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也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随着小学部的快速发展,校刊《他山之"石》应运而生,既是对多方教育力量的呼吁,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寄望,愿采多方良言,共筑教育大厦。
小学部校长在谈及校刊之"名的意义时说:“一所学校的发展需要社会、家长、师生的共同成长与助力。校刊的出版不仅是给孩子们展示交流的平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荣誉感,更是希望能借此平台搭建起家校共育的桥梁,让更多的声音被听见,让更多的经验得以分享,让学习流动起来。”
琢之"磨之",玉汝于成
从前期的谋划筹备,到精心挑选编委,到后期的校稿、调整、出刊,学校始终秉承着“精益求精”的态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小学部校长任命学工处王宵雪主任为主编,有着编辑经验的陈倩老师担任副主编,周芬、李丽群、尹佳伦叁位资深语文老师为核心编委,美术老师严镘和易文荣负责总设计和美编。
第一期《他山之"石》在所有成员的尽心竭力、精诚合作下顺利出刊,共收录41篇作品,主要分为五大栏目,分别为“未来快讯”“小荷尖尖”“求索之"路”“家校共育”“作品共赏”。稿件的征集得到了广大师生、家长的支持,大家踊跃投稿,一帧帧校园动态,一幕幕师生风采,一篇篇经验分享,一幅幅优秀作品,呈现出了学校教育发展的脚印。
继五月份第一期“创刊号”之"后,所有编委对稿件进行了详细统计,利用升旗仪式、广播站等德育阵地对投稿积极的班级、老师、家长及学生进行了大力表彰,奉上校刊以作奖励。同时,我们将校刊发放到各班进行传阅,在老师和学生中间对校刊的喜爱度进行了抽样调查,全体编委老师及时总结复盘,对第一期校刊进行了再次审校,优化了征稿方式、表彰形式、考核方案等一系列细节问题。六月份,我们再次推出了一期“六一特辑”,送给六年级毕业的学子们,也是送给同学们的儿童节礼物,满满的用心。
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透过“未来快讯”这扇“窗”,我们领略着校园的别样风采,感受着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彰显着浓厚的校园文化。我们的学生从校内走向校外,参加各种科技展览、参观学习、主题活动;校内教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创节,社团文化丰富多彩、精彩纷呈!
一篇篇有趣的故事,一段段优美的文字,一首首童真的儿童诗,凝结了孩子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书海拾贝,这些是孩子们最最宝贵、最最闪耀的才华啊!
一篇篇教学论文犹如一个个点灯人,不仅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也为其他教师带去了丝丝光亮和点点启发。这里有对师生关系的思考,有对教学技能的运用,有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更有各科群英荟萃的思想云集。
来自家长们的真知灼见、育儿心得,为大家分享陪伴孩子成长的经验,送去对老师、对学校的深深感激。家校共育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一横一竖一世界,一撇一捺一乾坤。来自学校书画大赛中的优秀作品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书到深处见文化,写到极致见精神。”每一幅儿童作品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透过书画,看见心灵。
捧着一本校刊,指尖送来一缕书香。在电子媒体盛行的当下,一本纸质书给家长、教师和孩子们所带来的惊喜、成就与自豪感是无法用言语来诉说的。当文字变“铅”,孩子们手捧着书籍,蹦蹦跳跳回到队伍之"际,那笑容真是明媚如春、如花盛开!
纸短情长,寄语未来
俯瞰来时路,抬眼候星辰。校刊《他山之"石》见证着小学部光谷未来人奋斗的点滴,是一个校园生活万花筒,一座教坛百花园,更是家校沟通的纽带。
在这里,老师们且耕且收获:灼见的点评、智慧的启迪,演绎着“呕心沥血育新苗”的故事;
在这里,同学们且学且进步:成长的印记,思维的火花,书写着“书山有路勤为径”的真谛;
在这里,家长们且思且前行:育儿的经验,感恩的心,浇灌着“家校合力促花开”的梦想。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相信在全体师生、家长的参与和支持下,校刊必将带着我们的期待与梦想,与师生共成长,与学校共发展,与你我共见证光谷未来的美好未来。愿《他山之"石》与阳光作伴,与春风同行,采撷一路芬芳,成就无瑕美玉。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