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光谷未来(七) | 在光谷未来,温暖而有力地拔节生长
当我们在谈论一所学校的时候
我们在谈论什么
或许是
触手可及的徐徐暖风
一树一树绽放的繁花
或许是
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
课间肆意欢快奔跑的身影
或许是
激扬孩子生态成长、个性发展
发掘更多精彩的可能
希望日后
谈起光谷未来
你会想起
你曾在这丰沃的土壤中
温暖而有力地的拔节生长
学生篇(初中部)
拔节生长的校园
九(9)班 封瑾 指导教师:罗桃春
要写我们的校园,就不能只写整齐鲜艳的教学楼,要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开始写,它从寝室楼后缓缓升起,穿过偌大的校园,映衬着樱花树上待绽的花苞,见证着这里每一天的成长。春天的校园是令人着迷的,操场边盛开的小黄花,像给操场镶上了一圈金边,照耀着跑道上挥洒汗水的少年们;夏日里,金光下棵棵茂盛的绿树,正是校园最绚烂美丽的时刻;到了秋高气爽之"际,沥青路旁的梧桐树纷纷落下棕红色的树叶,拾起地上的落叶,相互间比比谁的更大更全,成为校园里最惬意的瞬间;待到冬日,漫步在白雪纷飞的校园里,看着眼前的银装素裹,一切的烦恼就如落在手心的雪花融化了。以前的我,从来不会去关注大自然的细节,盯着手机看看就什么都有了,但正是这样一个远离电子产物,亲近人文与自然的环境,让我有机会去感受到四季的变化和自然的魅力。
要写我们的班级,就不能只写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和同学间的关心友爱,要写下课铃后被学生团团围住的老师和某个同学回答出问题后的阵阵掌声。我最喜欢的是我们的语文课,那是一个能让人畅所欲言,放飞思想的“世外桃源”,不管你说的对或不对,老师总会带着微笑听你说完。看着同学们此起彼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我这个以前从不举手的人也忍不住加入到激烈的讨论中,这就是班级氛围的魔力吧,让我们学会敞开心扉和勇于表达自我。
要写我们的寝室,就不能只写干净的房间与和睦的室友关系,要写熄灯前那无拘无束的夜聊和睡前的一句句晚安。在这里,没有复杂的勾心斗角,只有相互间的帮助。如果早上起来晚没时间去食堂的时候,总会有人递上几片暖心的面包;学习上遇到难题的时候,总会有人毫无保留的细心讲解。每天的朝夕相处,让我们之"间的关系早已不仅仅是同学或室友,我们就是彼此的家人,是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感谢叁年的住宿生活,教会了我如何与人交往和化解矛盾,这些生活的能力是课本上学不到,远比试卷上的几个分数来的珍贵。
要写我在校园的成长,就不能只写身高的变化,更多的是心智的成熟。光谷未来,是一个让人勇敢追梦的天地。相信每一个刚踏入校园的七年级新生,都心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于我而言也不例外,入校以来就把华一高作为自己未来的目标。在我七八年级的时候,成绩虽不算拔尖,但是也是在目标线以内。可是,进入九年级后,我的成绩一直下降,不知是自己还不够努力呢,还是自己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呢,一时间陷入了迷茫与徘徊之"中,常常自我怀疑,虽然心中有股不甘心的劲儿,但又不知道该如何使劲。老师也注意到我最近的变化,常常在晚自习的时候找我谈话,她们对我的严格要求,好像在告诉我“老师相信你可以更好的”;她们每次的单独辅导,填补了我一个又一个的知识漏洞。渐渐地,我认识到落后只是暂时的,只要正视问题,找到方法,坚持信念,就能够迎头赶上。我将追随身边优秀同学的步伐,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做中考前的最后冲刺。
在光谷未来,每个人都存在着无限可能。当一个人心怀梦想,一切的努力都会有价值。我们的未来在自己的手中,为梦想而奋斗是每个人成长的必修课,虽然最后的结果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我们应该享受着追梦的过程,感恩帮助我们追梦的每一位师友。
夕阳一点点开始收敛光芒,把蔚蓝的天空印染得层层迭迭,这缕缕不舍的橙色光芒投映在校园,美丽且更有期待……
在校园的叁年时光,转眼即逝,对于亲爱的光谷未来,我心怀无限的不舍与感激。叁年前,我的父母帮我选择了您,如今我在您的教导下,拔节生长,通过自身的努力将选择自己的未来。
吾之"有幸,受教于光谷未来;
吾当自强,拔节生长向晴空,秋收不负春耕耘。
拔节生长的校园
九(8)班 刘依辰 指导教师:罗桃春
又一年春至。当抬眼望见教学楼角落里的叁株小树再次吐出鲜嫩的绿时,我好像回到了两年前,第一次亲眼见证校园随季节流转而新鲜亮敞的时候。我忘不了那时心中的新奇。它们好像变得矮了些,比我记忆中的还要瘦小。当然,可能只是因为我的视线移向了高处。
我不是一个喜欢回望过去的人,仿佛初中叁年只在一天天的学习中稀松平常地流逝。直至最后的中考冲刺阶段,翻开七年级刚入校时的历史课本,看见上面幼稚的字体,曾经背诵时的困惑和痛苦才随之"浮上心头。也是此刻,曾失落于茫茫脑海的往事忽而冲破了阻塞的闸门。从初入初中校园时的懵懂到今日的沉稳平和,我这才惊觉自己的成长。
我曾经是一个腼腆内向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和与老师交谈对当时的我而言实在是件难事,更不谈处理日常学习生活中需要社交的琐碎。遇事优柔寡断、唯唯诺诺,成绩也不似小学的一马当先,我开始感到惶恐不安。幸得语文老师的耐心引导和谆谆教诲,我渐渐放下了患得患失的心理,勇敢表达自我,迈出了性格转变的第一步。于当时的我而言,老师的话语诚为使我为改变现状而努力突破胆怯的重要助推力。心态的成长,使我的成绩开始有了起色,从班级中游向前迈进,直至七年级最终的荣登榜首。
拔节生长的,又何止如此?
何为信仰?曾经的我只觉高深缥缈难以触及。我从未认真思考过自己未来想要成为怎样的人,从未想过自己是否有真正仰望的对象,更无法想象它们会对我的一切产生怎样的影响。2022年的暑假,这是我会永远铭记的两个月。在学校假期规划的指导下,我对中国近代史的内容进行了初步了解,内心受到极大震撼。
抛头颅、洒热血的沉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忠贞,赤旗迎风飘扬的希望,使我有如被注入新鲜血液的感慨与振奋。我尤其敬仰陈独秀先生,他狷介狂傲又潇洒自如,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却仍九死而无悔。眺望这座灯塔,学习的目的首次如此明晰,远方的理想竟会如此光辉。仅是窥见了波澜壮阔的一角,思想早已激起千层浪。甚至有时会感叹,哎呀,我真是太有限了。那是我决心改变的起点。期间,有班主任与我不厌其烦地探讨我那尚未成熟的信仰之"萌芽,使其日趋坚定;有历史老师对我分析历史事件的文章进行点评,使我对历史的运作更为晓畅。扬起自己的风帆,掌舵自己的人生,我在书香校园里正式起航。
途中当然有颠簸。八年级下学期,我的成绩忽然从稳定的年级前二十回到班级中游。那种知晓自己有能力做得更好却总是在各种细节处、基础处丢分的无助感,使我日日担惊受怕,甚至平时的作业中极小的错误都能让我产生自我否定的想法,怀疑自己的整体知识水平。可恨我实在不擅长主动寻求外界提供的情绪价值,也只得将一切不甘往胸腔内塞。十分幸运,在那段低迷的日子里,班主任总会事无巨细地主动为我平时的小测成绩操劳,耐心分析她并不太懂的数学,在开导中帮助我回忆起最初的追求与梦想。我无数次地泪流满面,总觉自己怯懦得对这样的关怀无以为报。学期内,分数仍是一蹶不振,但我又仿佛看到了黎明,在温润又掺杂着担忧的话语回荡耳畔的时候,在被搂入坚定又温暖的怀抱的时候。这是我学习能力觉醒的开始,我又一次站在了全新的起点。
我站在记忆的通风口,默然,只感受席卷而来的风间歇地猛烈。
转折,都是转折啊。
眼光回到现在,我又想感叹,悄无声息中,我是如何变成了今天的模样?我不知道。分明,我从未有过刻意为之"的突破自我,一切仿佛只是平淡地向身后飞驰而去,再回首,已是丰收。摆脱了闭塞而自信开放,摆脱了被动而掌控学习的节奏,摆脱了死记硬背而理解了学科背后的运转,摆脱了无所适从而有了鲜活的理想......近叁年的时光里,或许正是校园如春雨般浸润了我的每一寸躯体,锻炼了我的能力,丰富了我的精神,重塑了我的个性。回过神,才恍觉我与这座氤氲着书香的校园早已融为一体。
站在中考百日誓师的台下,战鼓擂得震天响。我身侧的是近千名莘莘学子的前途与希望,是青春如利刃之"新发于硎的锐气。看着这一切,眼眶不自觉地再次润湿。在拔节生长了,要冲入云端了,势不可挡了。
或许,移向高处的想象未必比真实来得虚空。我这样想。
该怎样告别呢?就像刚见面时那样吧,嘴角漾着成长的喜悦,执着而无悔。
我心中的光谷未来——拔节生长的校园
九(10)班 彭欣怡 指导教师:陈玲玲
当每日的清晨日光从地平线升起,当四月的蔷薇在拐角处绽放,当沥青路两旁的梧桐茂盛时,你可曾看见每日晨曦的差异,看见一岁一开的蔷薇的蜕变,看见从枯枝长到绿叶满枝桠的梧桐的成长?
初入校园时,或许是因为小学奠定的基础,抑或是初学新知时的挫败,无端的从数学学科的学习中生出一些恐惧感来,一直持续至两周前。在这期间,我的数学也不算太差,但即使是考了较好的成绩,例如初二在看到成绩单上第二名的单科成绩时,心中难免恐慌,即使是有关数学的褒奖我也不敢直面。
也许是初叁新学期换来的数学老师对我们的督促起了作用,初叁上册我们班的数学均分奋起直追,班上也掀起了一阵数学热潮。对此我是抗拒也无力的,我尽量只完成老师明令下达的任务,那些所谓的“有能力的同学继续往后做”我向来是充耳不闻。在迫近元调的那段日子,班主任经常叮嘱我们下课时多在班上完成作业而不要每天在外游荡。那时的我只觉得厌烦,根本不愿“牺牲”自己的课余时间。于是,即使每天的数学作业没有多到令人哀声怨道的程度,即使每天只有十来个人交不上数学作业,其中仍会有我的名字。我仿佛陷入一个死循环,渐渐地也习惯了,却也不求上进了起来。
元调后的寒假,每日在家无所事事,却也在思索一些某某,我知道自己从始至终将自己摆在一个处境里,可我没明白,也不愿去想了。
冬日里的光线总会比秋夏凛冽一些,映衬着还未消融的积雪,正如被困在一个末日的世界,迫切等待着我们寻找突破的关口。开学第一天便是语文考试,那时我拿到卷子便开始写最不用细想逻辑的五合一,然后是碎片化的古诗文,最后翻到正面的现文一。看到标题的时候我怔住了,我的眼帘里映入五个字:习惯性逃避。这一切的种种似乎都有的解释,我感受到冰天雪地的世界在逐步瓦解。或许你知道,人是会在某一瞬间成长的,那一刻,她会突然明白自己原来是在受到阻碍的,自己的阻碍是由什么造成的,自己是可以克服这些阻碍的。
或许词不达意,我真正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劫,也许这听起来很假,可我确实感觉到自己在拔节生长。在考完试的二十分钟里,我无声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笔一划的完成本打算带到学校敷衍了事的倒数两道大题。那时我给自己的理由是,反正二十叁二十四也足够难了,即使不完成老师也不会追究什么。可在刚刚那一瞬间之"后,我在最常用的草稿本上写下:你为什么逃避?只有我自己了解,我并不是在怪罪自己,而是在等待自我的一次次进展。我不会等未来的我无缘无故地依赖蒙对几个选择题就突破上限,我会从当下做起不再选择逃避,而是经自己最大力量去完成,去领会思考的意义;我不会再对老师的监督感到无可适从,我明白当处于被动时,一切推动你向前的力量都是对你的束缚;于是我开始合理安排我的时间,我抓紧课上课下的每一秒,再也不会因为下课铃打响而终止自己手中正在解开的谜题,再也不会因为害怕数学而漫无目的地消磨光阴。
或许最明显的变化不是别的,而是我在做题时的心理暗示。从前我没有刻意留心过,可是我总是觉得完成作业是一份艰巨的任务,无论内容简易与否,在每完成一题后我总萌生出一些放弃的想法来。而现在则是大相径庭,或许是循序渐进的改变,可我在用铅笔将两点相连无数次后仍不觉疲惫,这是我的想法不是“我大概真的不会写,要不算了吧”,而是“构等角不行的话,试试平行转化呢?”或许看起来只是内心独白的区别,可我知道这是自己成长的一大突破口,当我在几次尝试后仍处于向前探索的阶段,我感受到冬末梧桐的枯芽准备好了在初夏疯长,只要是这样,即使现在还未显现什么,可我相信我的数学成绩会迎来截然不同的成果。
有时我会感谢这里的教育,因为我常觉得,语文试卷是给自己开拓眼界的机会,例如我读《心安即是归处》时,大费周折跳过前面一百来面找到自己习惯的记叙散文,而逃避阅读真正有利于提升我议论技巧的哲学话题,这是人之"常情。而语文试卷的阅读是不同于此的,那是我不得不读却真正有利于我们的,或许这就是语文的智慧,当笔下的教诲真正化作内心之"恪守落在我们身上哪怕被执行千分之"一,我想教育才真正在此刻形成了闭环,我们才真正在知识的学习中成长。
或许在回答“你为什么在这里读书啊?你感觉光谷未来怎么样”时,之"前我只会说“嗯……挺好的,可能升学率比较高吧。”可现在我我才明白,在这里的学习不仅是外化于行,更甚的是内化于心。这里的一草一木,老师的一言一行,校规的一字一句,无一不在点点滴滴渗透着我的初中生活,无一不搀扶着我向上生长,而令我感到庆幸的是,在这里我遇到了我生命的转折点,因为这里,这个转折点向好的方向发展着,伴随着我一生的观念。
盛夏的雨是湍急而无常的,没有来因,亦无归处,可生长在这里的蔷薇花因平素的一丝一缕阳光感化着,而不畏风雨,即使生处暴雨狂风也不想防备,他自抵抗着,而拔节生长着。
拔节生长
九(8)班 张致宁 指导教师:罗桃春
自从来到光谷未来学校,我的生活有了许多变化。例如,有了晨跑。1200米……对于从小缺乏锻炼的我,光是看着跑道,就想要退缩。
“预备——跑!”伴随着进行曲,我不情愿的跟着大部队迈出了步子。冬天的风很聪明,它喜欢见缝插针,往袖口领口刺进去,冻得人手脚发麻。冬天的风更冷,争先恐后地往我喉咙里窜,鼻子里冲。一圈未到,我已开始喘气。接着,喉咙干涩,鼻子发涨,呼吸不畅。伴奏声还在激昂,可我的身体越来越沉重,脚下像挂了十斤铁,难以迈开步伐。厚厚的云层挡住了阳光,终点并不遥远,可是我看不到旗帜,步伐越来越小,越来越慢。
终究,我又一次掉队了。心想,其他同学就像小树长得那么快,为什么我长得这么慢?
低着头,我不知挪动了多久。“抬头!加油!往前冲!”嘶哑的声音在我耳畔响起,是陈老师! 她总是会挨个鼓励掉队的同学。
蓦然一抬头,刚才一丝光都透不出来的太阳,冲破了云层,跳出了天际!暗压压的操场变得明亮辽阔,如同镀上一层金光,熠熠生辉。同学们也一派生机勃勃,充满力量,接受着灿烂阳光的洗礼。这一幕瞬间点燃了我的血液,我开始直面跑道。
隆风依旧带着寒冷亲吻我的脸颊,我努力接受。我虽喘着不均匀的粗气,但依然迈着颤抖而坚定的步伐。“调整呼吸”——我的鼻子慢慢接受了空气的温度。我也仔细观察带队老师的动作,竭力地修正姿势:迈步,摆臂,呼吸,再来一轮,把握节奏……一步一步,一圈一圈,我感受着自己身体的变化:细密的汗珠沁满我的额头和后背,还有手心;阳光的能量透过我的脸庞和四肢,直达脚底。那沉重的“枷锁”——我欠缺的体能,似乎也不能再限制我的前进。
终点,到了!
我坚持跑完了!这,已经是我开始晨跑的第叁个学期了。一年半的时间,我才能坚持跟上晨跑的队伍。可从第四个学期开始,我在晨跑时的位次就一点一点地向前,不知不觉从尾巴来到了中间再到领头。终于,在九年级上学期的体测中,我在一千米跑中取得了3分31秒的成绩,轻轻松松地获得了满分。
就像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但从第五年开始,每天以 30 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仅仅用了6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四年中,竹子将根在土壤已延伸了数百米。扎根,积累,沉淀,等待未来爆发!
这就是拔节生长!
我们在这校园中汲取、淬炼,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在拔节生长中,把人生推向更高的地方。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