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臀91九色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动态>学校新闻> 详细内容

博雅课堂第一站,盘龙城遗址博物馆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0-10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刚刚过去的国庆节武汉有个地方晋升为了“网红”。国庆节前5天,这个地方接待游客人数超过了2万人。在这里,矗立着“武汉城市之"根”,在它之"下埋藏着的大量商代青铜器、陶器和玉器让它入选了“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想必你已经猜到了

它就是——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OA8A6600.JPG

10月10日,华一光谷712班40余名学生在学校历史组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开展“博雅课堂”活动。

这也是学校新学年第一次“博雅课堂”。

 OA8A6640.JPG

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商代早期城址,距今3500年,是商代南土中心城邑和长江流域青铜文明中心,也被誉为“武汉城市之"根”。

 OA8A6782.JPG

遗址于1963年首次考古试掘以来,历经几代考古人的共同努力,至今发掘面积已超过20000平方米,出土文物达3000余件。

 OA8A6628.JPG

1954年,武汉遭遇大洪水,在防汛抢险中,抗洪工人从临近长江的盘龙城土墙取土筑堤,因此发现深埋土壤中的青铜器。在此之"后,考古专家们对这片土地进行了多次保护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在遗址旁建成了一座博物院,对文物进行保存和展示。

 OA8A6669.JPG

博物馆的第一个展厅“浪淘千古”,就从那场洪水开始讲起。

除了遗址出土的精美文物外,展览也对历年考古相关的纸质记录、实物资料等都进行了展示解读。顺着展陈设置,孩子们从考古专家的视角,将碎片化信息一点点拼接串联,形成了对夏商时代的完整想象。

 OA8A6729.JPG

第二展厅的“故邑风物”,通过盘龙城出土的陶器、铜器、玉器等,综合展现当时的日常生活和祭祀礼仪。

 OA8A6748.JPG

在被誉为“镇馆之"宝”的绿松石镶金饰件旁,同学们驻足良久,认真聆听着讲解员的解说。

这件绿松石镶金事件距今已有约3300年历史,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一件商代早期最完整成型金器。器物原以近千片人工磨制的细小绿松石贴塑而成,由于这件镶嵌器在埋葬和发掘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扰动,所以出土时只保存了500余片绿松石且已失去原貌。

 OA8A6760.JPG

第叁展厅“角立南土”,视野进一步扩大,在各种同时期文物、数据、资料的横向对比中,看到盘龙城对整个夏商王朝的深远影响。

 OA8A6764.JPG

整个参观过程中,孩子们格外专注,一边观看一边认真做着笔记。在商代早期最大的青铜圆鼎旁,孩子们发出啧啧称赞。有女生趴在玻璃展柜前认真看了许久,不停感叹:“这个太了不起了,当时的技术为什么能够做这么大。”

 OA8A6763.JPG

此外,直径22厘米的有领玉璧,长94厘米的玉戈同样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OA8A6800.JPG

相信对于孩子们来说,每一次“博雅课堂”都会是一次震撼人心的知识之"旅。下一次“博雅课堂”我们不见不散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