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一光谷开展教师培训讲座 | 追求卓越,优秀教师专业成长之"思
近日,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田友谊教授在笃学楼报告厅带来了一场题为“追求卓越:优秀教师专业成长之"思”的精彩讲座。华一光谷全体老师参加了此次讲座。
田教授结合当今教育的现状分析教育改革的总趋势,结合教育实际向我们生动讲述了什么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成长的应然境界(追求卓越)和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讲座的最后环节,田教授推荐了很多书籍,让老师们在佩服他的雄厚积累的同时,也明白教师需要一直保有教学的激情,坚持研究和反思。
田教授认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叁重境界分别是:合格教师、德行教师与卓越教师。拥有专业德行是德行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区别,而想要成为卓越教师还需要拥有专业信念。
教师的专业德行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在田教授看来,教师的专业德行体现在:对学生发展的关注、对社会进步的关切、具有家国情怀。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田教授的讲座也帮助大家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习惯养成,就是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路径。老师们应该从阅读、反思、研究叁个方面入手,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通过此次培训,让广大教师知道了加强学习、学会学习是优秀教师的必备品质;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才能获得收益;大胆研究、勇于创新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在这样一个国际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学习型社会,教师应进行终身学习、终身教育。而要想做卓越型教师,就应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态度、专业德行和专业信念。田教授的讲座,给我们教师指明了专业成长的方向,带给我们新的理念,新的思考。
培训结束后,华一光谷副校长汪严承对此次培训作了总结发言,他认为田教授对当前教师的身份和价值做了精辟的解读,说出了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用幽默与风趣的语言道出了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发展方向,有理论高度。
接着,他从叁个时代指出了教师职责发生的变化。农业时代,教师的职责是识字写字,传播文明;工业时代,教师的职责是知识传授与应试,促进模块化思想的建立;在信息化时代,教师不仅需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关键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
未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是要教师将关注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加明确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师不能把学生当工具培养,而应该把学生的发展作为目标。“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八个字,深刻揭示了教育的使命与价值,老师们要培养学生成为健康的运动者,责任的担当者,问题的解决者,优雅的生活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劳动者。
最后,汪严承副校长对教师们提出了要求:立大志,把握人生的方向,远大志向是人生方向的指明灯;明大德,擦亮人生的底色,德是人生发展的内动力;成大才,练就过硬本领,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担大任,为中华民族复兴之"使命而教书育人。希望老师们立足当下,展望未来,顺势而为,创新而立,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绚丽!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