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一市级重点课题顺利结题并获评优秀课题
15日,市级规划重点课题《新高考背景下史地生初、高中衔接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结题评审会暨专家培训会在我校举行。此次评审会由华中师范大学毛齐明教授担任主任委员,由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程远会教研员、武汉市汉铁初级中学庾青校长担任委员。市规划办周璟主任主持评审会,市规划办蓝雷宇科长、区规划办刘稳定院长、区规划办陈春红主任全程指导,光谷未来学校校长赵洪武出席评审会。课题组负责人、光谷未来学校副校长王付繁携课题组全体成员接受专家评审和指导。
课题组发言人吕鑫老师代表课题组成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课题进行了结题汇报。她从研究简述、研究结果及分析、研究创新及成效和问题及展望四个部分展开,对课题做了逻辑清晰的详细说明。
本课题从武汉市历史、地理、生物叁门学科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入手,以新高考背景下史地生叁科初、高中衔接的校本课程开发为依托,着重探讨史地生叁科初、高中衔接的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取得了较为丰厚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核心成员朱建松做补充发言。朱老师结合自身初高中教学实践经验,指出生物学在初高中阶段的巨大差异,进而提出借助校本课程衔接生物学学习的必要性。
课题组成员廖茜老师则从博雅课堂、校内实践角度补充展示了本课题在地理资源利用方面的先进性。廖茜老师指出,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重要时期,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地理资源,为学生高中学习打下基础。
评审组专家对该课题给予了高度评价。庾青校长指出,本课题一方面对于落实国家中小学课程安排,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史地生学科教师教学地位功不可没。深入落实史地生在初、高中衔接课程,是对国家破“五唯”教育导向的积极响应,有助于初中生职业规划前置和学科思维的形成。
程远会教研员则表示,史地生学科属于初、高中阶段的“薄弱学科”,“捆绑”衔接有其必要性,史地生整体基础的提升能让学生具有学科选择权。史地生学科的初、高中老师应该互相熟悉教材,紧贴新课标要求开发校本课程。另外,程远会教研员还对课题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构建顶层育人目标,进行育人理念的深度研究。
最后,毛齐明教授对课题成果进行总结评价。毛教授表示,本课题的提出和实行极具前瞻性,研究内容有清晰体系、研究方法有系统分类、研究成果有课程呈现,能够做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兴趣的激发。同时,毛教授也指出了本课题在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方面的优化空间。
经评审组集中评议,评审委员一致认为本课题均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达到了课题预期目标,完成了课题的预期任务,通过鉴定,同意结题,并评优秀课题。
毛教授提出,希望光谷未来学校课题组能根据指导意见继续深入研究,形成特色和亮点,争取获得更高层次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全市乃至全国学校的教育事业。
评审结果公布后,课题组负责人王付繁为代表做感谢发言。他表示,各级领导的支持和指导是本课题研究之"路上的一盏盏明灯,本次被评为市级优秀课题是对光谷未来学校教科研的莫大肯定和鼓励。全课题组将继续开发和丰富校本课程,提升学生史地生学习兴趣。构建学生感兴趣、老师有研究、课程有深度、校本课程做支撑的立体教学结构,并以本次专家指导为方向,深化课题育人目标,加深跨学段的教研开展。
评审会最后,校长赵洪武再次感谢专家组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指导,对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会认真学习落实,并指出课题研究是学校进一步提高教科研质量,落实科研兴校、以研促教的重要载体。在市、区各级领导的带领下,蓄力前行,脚踏实地,潜心研究,让课题研究开出智慧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科研灵感来自教学,科研成果助力教学。此次我校参与的武汉市教育学会“十叁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的顺利结题,将会成为我校以教促研,以研助教的新起点。全校教师将继续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提升教育科研素养,助推学校教学科研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