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生命守护的信仰,我们这样传承
“当国旗升起时,这抹红色里藏着多少年轻的生命?”3月31日清晨,随着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奏响,国旗下的深情发问,将全校师生的思绪拉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学子们饱含热泪的朗诵穿透晨雾:
“李大钊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夜晚,北平的雪落满长衫;陈延年烈士走向刑场时,背包里还装着未完成的农民研究手稿;这些平均年龄不到 28 岁的先烈,用生命在黑暗中点燃了火种。”
这跨越百年的对话,拉开了蜜臀91九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的序幕。
01 国旗下讲话:红色血脉的时空对话
小学部国旗下讲话以红色故事为切入点,传递爱国情感,用稚嫩的声音传递“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朴素情感。
初高中部的四位同学则以李大钊、陈延年等革命先烈的事迹为脉络,将历史背景与青年责任深度融合。“山河犹在,国泰民安,青春接力,强国有我!”学生代表们的朗诵直击人心,让在场师生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的牺牲,正是为了让后辈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
02 主题班会:学先烈精神,担时代使命
3月31日班会课上,全校各班级同步开展“学先烈精神,担时代使命”主题班会。
小学部通过革命故事分享,在童心中播撒家国情怀的种子;初中部围绕 “责任与担当”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将先烈精神转化为成长动力;高中部结合时代背景,深入探讨新时代青年如何续写红色篇章。这场跨越学段的集体教育,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觉醒 —— 让红色基因在代际传递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03 思政讲座:清明祭英烈 红色永传承
当日下午,湖北省 “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书记 “强国行“ 专项行动团队成员、地质大学马睿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清明祭英烈 红色永传承》专题讲座。通过 “荆楚大地的红色记忆”“ 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两大板块,结合本土红色资源,引导学生从历史维度理解“ 红色基因”的深刻内涵。马睿教授的讲述让在场师生热血沸腾,深刻体会到信仰的力量。
04 清明祭扫:丰碑前的青春誓言
为引导我校广大师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月2日,学校党委组织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共160名师生代表前往鄂州市烈士纪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仪式篇:哀思化信念
清明风起时,松柏映忠魂。在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两名团员代表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王付繁同志上前整理挽联,全体师生向革命烈士默哀一分钟。
传承篇:薪火永相传
随后,王付繁同志在纪念碑前发表讲话,他强调了此次祭扫活动的重要意义,以清明对话为起点,将陵园的沉思化为课堂的专注,让纪念碑的巍峨化为生命的标高,勉励同学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烈士们的遗志,努力学习,增长才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员教师代表万丽君立足教育者使命,以张桂梅校长的教育情怀为镜鉴:“每一座丰碑都是立体化的历史教科书,我们要以教育匠心雕琢精神丰碑,在叁尺讲台播撒信仰火种,让红色基因在课堂里生根发芽。”这番肺腑之"言,激荡着教育报国的赤子情怀。
学生代表汪可欣轻抚烈士墓碑时动情陈词:“当我擦拭烈士墓碑时,指尖触到的不仅是冰冷的石头,更是先烈们滚烫的初心。我们会永远记住,今天的岁月静好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实践篇:使命勇担当
祭扫仪式结束后,师生们走进党史馆和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走进展馆内,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段段英雄故事……生动再现了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浴血奋战的壮烈历程。穿过红色记忆的长廊,师生驻足凝视,聆听讲解员讲述英烈可歌可泣的事迹,从遗存文物中感悟信仰的力量,在影像资料前追忆烽火岁月,在“行走的党史课”中触摸信仰温度。
从肃穆祭扫到深度实践,本次主题教育活动创新构建“仪式感染-情感共鸣-行动转化”三阶段模式,通过庄严肃穆的烈士祭扫仪式唤醒历史记忆,借助沉浸式情境教学引发思想共振,最终转化为师生躬身实践的内生动力。这既是对革命先烈的深情告慰,也是对师生队伍的一次精神淬炼,实现了红色教育从 “感动一阵子”到 “铭记一辈子” 的升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学校将继续落实大思政一体化建设,持续深耕红色主题实践活动,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青少年血脉,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用户登录